怀进鹏 || 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

发布者:周子威发布时间:2024-09-05浏览次数:10


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

图片

  

本文作者:怀进鹏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

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。1977年,邓小平同志作出恢复高考的重大决定,以教育战线为突破口,推动各方面的拨乱反正。邓小平同志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,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。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,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。

 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。坚持党的领导,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。邓小平同志指出,“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”,“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”。这一论断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。他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方针,指出德、智、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,并强调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上有新的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。”我们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,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 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最根本的事业。邓小平同志指出,“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,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”,“没有人才不行,没有知识不行”,“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”。他总结了我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,提出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与人才的风气,为培养和选拔人才创造有利的环境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支撑,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统筹推进,擘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。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、人才引领驱动,强化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,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。

 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。“三个面向”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。邓小平同志指出:“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,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、民族的命运。”要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,使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。邓小平同志指出,发展教育事业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,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。要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,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世界。纵观人类文明史,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“战略投资”和持久繁荣的根基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建设教育强国,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。”我们要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,扎根中国、融通中外,立足时代、面向未来,发展具有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。

 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。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,关键在教师。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,强调要通过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“提高教师的水平,包括政治思想水平、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”。兴国必先强教,强教必先强师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。”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,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,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“大先生”,筑牢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坚实基础。

 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,教育事业已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格局性变化。今天,我们学习继承发扬邓小平教育理论,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锚定早日建成教育强国这一目标,主动超前布局、有力应对变局、奋力开拓新局,以教育之力、教育之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
(本文系作者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,刊载于《中共党史研究》2024年第4期。


来源:《中共党史研究》2024年第4期